首页
讲师
讲师视频
讲师课程
授课见证
培训需求
行业资讯
登录
|
免费注册
讲师
视频
课程
授课见证
需求
搜 索
热门搜索:
互联网
领导力
执行力
中层管理
团队建设
TTT
经销商管理
销售技巧
易经风水
发布培训需求
或
找官方推荐
讲师
视频
课程
授课见证
需求
搜 索
热门搜索:
互联网
领导力
执行力
中层管理
团队建设
TTT
经销商管理
销售技巧
易经风水
发布培训需求
或
找官方推荐
共为您寻找到
494
篇讲师授课见证
默认排序
浏览数
发表时间
道德经讲师授课见证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30
国学管理
第二十九章1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,吾见其不得已。2 天下神器,不可为也。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3 故物或行或随,或嘘或吹,或强或羸,或载或隳。4 是以圣人去甚,去奢,去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27
国学管理
第二十六章1 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。2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。虽有荣观,燕处超然。3 奈何万乘之主,而以身轻天下。4 轻则失根,躁则失君。译文1 重是轻的根基,静是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93
国学管理
很多人用“吾不知其谁之子,象帝之先”一句,证明老子用“道”来否定上帝,破了古代的宗教迷信。这种解释不确切。这句话里的“帝”,显然并不是今日所言上帝。有人说老子原文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92
国学管理
注释本译文的参考,除流行古本王弼、河上公外,又冯达甫、扬家骆、刘思、任继愈、陈鼓应等,后者均瑰集了诸家成说。神光之下,广览博采,不拘一格,以求融通老子微言大义。不及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32
国学管理
第三十一章1兵者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。不得已而用之,恬淡为上,胜而不美。而美之者,是乐杀人。夫乐杀人者,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。2夫兵者,不祥之器,物或恶之,故有道者不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33
国学管理
第三十二章1道常无名。2朴虽小,天下莫能臣。3天地相合,以降甘露,民莫之令而自均。4始制有名,名亦既有,夫亦将知止。知止,可以不殆。5譬道之在天下,犹川谷之于江译文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36
国学管理
第三十五章1执大象,天下往。往而不害,安、平、泰。2乐与饵,过客止。3道之出口,淡乎其无味,视之不足见,听之不足闻,用之不足既。译文译文秉持大道之象者,普天下都前往
范志礼
《
道德经
》原文译文38
国学管理
第三十七章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。2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化。3化而欲作,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。无名之朴,夫亦将无欲。4不欲以静,天下将自定。译文1道,通常看起来无所作
王文明
道德经
英文 第十六章
国学管理
第十六章 忘我寻道致虚极,守静笃。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归根曰静,是谓复命, 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。不知常,妄作凶。 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全,全乃
王文明
道德经
英文 第二章
国学管理
Succeed Without Taking any Credit When people of the world see beauty as beauty, t
上一页
1
...
18
19
20
21
22
...
下一页
共 50 页
相关搜索:
道德经讲师授课见证
|
道德经培训师授课见证
|
道德经培训讲师授课见证
Copyright©2008-2025 版权所有
浙ICP备06026258号-1
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
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讲师网 www.jiangshi.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-省时省力省钱
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: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
梁俊景
律师 李小平律师